給洪申翰 洪申翰 Sun-Han立委的一篇文,我也有私訊立委,文很長,但是這篇文我已經打了很久,想想也是發出來的時候了,在樂生青年聯盟已經把所有的批評拒於千里之外的時候。
洪立委您好:
我以我私人的身分發這篇文章,我確實是樂生療養院現職總務室的員工,我來留言,僅代表我個人,與醫院無關,我也已經作好隨時離職的準備。
立委請用您自己的眼睛,看看樂生療養院,平安舍、蓬萊舍的裂縫和漏水,將心比心,如果這是立委您祖父母的家,都只是建築的"輕微損壞",都只是"可以忍受"。
只有到建築幾乎搖搖欲墜幾乎倒塌才會請自己的祖父母搬離要修繕的房子嗎?
三年前樂生青年聯盟對我們講的是「院民高齡了,修繕應該要盡快。」請問要危及到何種程度,才是樂生療養院可以修繕樂生療養院的理由?
為了樂生青年的願望,直到建築物幾乎倒塌、要拿院民的性命去賭下一個地震也沒關係的話,那我真的無話可說。
那您就看到這邊就好。
以下,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抒發,我將想向您闡述一些我身為員工看到的樂生療養院的現狀,跟您說一些話,並了解您的看法。
我想,對您來說,對樂生的印象是充滿活力和朝氣的。
社運團體青年們充滿朝氣,他們滿懷著理想和抱負,對於樂生療養院這個歷史空間,充滿著浪漫的想像,他們想將樂生建立成他們心中的烏托邦,無政府的、互助的、在地的、不受管制的、沒有束縛的。
在自救會喝春酒,吃辦桌菜;在守夜的活動中,喝著啤酒,咨意的、愉快的、憤慨的、充滿抱負與理想宣示著,跟院民把酒言歡,聽著院民以前的故事,為院民過去的悲慘落淚,為樂青過去的榮光讚頌。
總而言之,是有未來感的。
然而,您從未正視過樂生醫院,並跟醫院和醫護人員站在一起。
無論是抗爭的時候,站在救護車旁的的白衣身影;或是在蓬萊舍外拍照的保全;蹲在院民院子邊刷鍋洗碗的照服員;護送院民出入、開門關門的輔導員;參觀惠生二舍,蹲在地上為院民換藥的護理人員,推著電療機走動的物理治療師。
您從來沒看過他們一眼。
對您來說,醫院一直都只樂生運動的背景板而已。
而你們半年一年才來一次,就是需要看到與您們相知相惜,會疼惜學生的院民,在蓬萊舍與您們談笑風生。將樂生療養院必須要維持這個日常視為理所當然。
反正醫院的員工都是領錢辦事,吃公家飯的勞工,一點都不符合社運、無產階級份子的形象,一點都不Cool。
回想我十五年前來過樂生,我以前參與過樂青的活動,我的老師是樂青,我懂樂青的心情,我也懂抗爭的心情,但是樂生要往前走。
所以我選擇來樂生工作,我很感激以前的樂生保留運動,我相信這一切是值得的,我選擇成為吃公家飯的勞工的一員。來樂生工作三年半,無時無刻都看著樂生的員工對待院民的態度。
這些工作人員,在我眼中比所有樂青更了解院民、更關心院民、更清楚院民的需要。
我的醫療同仁同事看到的、是院民異常的血檢報告,是插著鐵釘的腳板X光片,是越來越差的眼睛、是漢生病引起的神經痛、是因為學生送的一盒月餅,而飆高的高血糖、是高血壓胸悶悶、是臉上莫名其妙出現的瘀青、是因為化療流血不止的牙齒、是吃不下、是尿不出來、是跌倒、是燙傷、是癌症、是失智症、是死亡。
當然也有樂生青年聯盟一句冷血的「院方照顧不周」。
我的輔導室同仁看到的,是院民的津貼申請,生活照護、是不分晝夜至長庚、台大看診的接送與陪伴,是納骨塔初一十五的一炷清香,是三節餐聚、祭品的準備,是健康檢查,是會議通知,是院民又為了卡拉OK太大聲吵架報警、是院民寫院長信箱抱怨別人花種太多、抱怨三節禮物太寒酸、是院民出車禍與事主的討價還價、是去派出所帶回失智的院民、是無窮無盡的溝通與懇求及老人碎碎念。
當然也有樂生青年聯盟的一句「院方壓迫。」
而我的管理同仁,是冒出黑煙的冷氣、跳電的電箱、被院民撞凹又停擺的電梯、是漏水的房舍、是被被院民拿去種菜的窗框、是無時無刻都在掉落的屋瓦、是地震晃個兩下就會落下水泥塊的煙囪、是斷掉壓垮房舍的老樹、是颱風過後囤積的落葉與漫流的雨水、是按了不會響的求救鈴、是牆上、地上越來越大的裂痕、是被白蟻啃的一碰就碎的屋架、是被野狗叼著的幼貓屍體。是永遠算不完的預算、是工程廠商與設計師的來往與公文、是永遠看不完的報告書、設計圖與審查意見、是隨時會出現的監察院、審計部、立法院諸公的質疑與回應。
當然也有樂生青年聯盟的一句「為了修繕而修繕。」
我想,我所提的這些都很無聊。跟樂生青年聯盟提出的新點子:ICF、SALSA量表、參與式設計、半半施工、大平台、地景、脈絡、意象、人權價值、那卡西、春酒、線上拜年。相比,又老又難看。
樂生青年聯盟、您和您的同仁們,好像將樂生療養院視為理所當然,那些又老又難看的東西,掩蓋起來,眼不見為淨,
但是樂生療養院一直都是這麼無聊又無趣的嗎?
您錯了。
此次疫情,樂生主動承擔了責任,篩檢站、檢疫所、疫苗站、專責照護病房。
國家給予樂生療養院的,樂生也義不容辭。樂生全員動起來,包括所有的行政人員都去支援,承擔起責任。
樂生是國家的醫療機關,我們是部立醫院。
難道樂生的貢獻,不足以讓您們正眼對待樂生療養院的醫護、工作人員一眼嗎?
而在您與您的助理和樂生青年口中看似毫無作為的醫護人員、醫事人員、他們是龜山迴龍一帶,服務社區及在地,許多人口中的好醫師、好護理師。
難道您還要抱持著以前樂生青年對於樂生醫院只有仇視的態度嗎?
您認為這樣的醫院,會對待院民多麼不公?多麼不義?多麼不尊重嗎?
講直接點,樂生有那麼無聊嗎?
樂生只是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還不夠嗎?
明明是醫護、明明只是四級單位,還願意承擔起滿滿的責備的修繕任務,您不覺得樂生,已經很努力了嗎?
努力、辛苦受到責備,照顧院民時被檢視拍攝、負責管理的、守護的歷史建築,被破壞。
然後一切都來自一句「沒什麼大不了的,大驚小怪」是理所當然應當承受的嗎?
為什麼我要特別寫這麼長,只針對您?
因為您曾來到這裡,您了解這裡,您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譴責,拒絕的每一句解釋(或是您覺得是醫院的辯解)。都是賞在「樂生療養院」、「樂生療養院員工」臉上的巴掌。
您現在已經不再是毫無影響力的學生或是左派份子,您是台灣人民選代表人民發言的立委諸公,您是環境衛生委員會的委員。您的巴掌,賞起來比所有人都還痛的多多了。
我很欽佩最先站出來的運動者們,對抗著公眾利益的大帽子,還願意為樂生抗爭的第一代樂青和學者。例如范燕秋老師、張馨文等人...。
很欽佩願意在樂生保留運動的氛圍下,願意站出來,用專業去為樂生規劃、協調的學者們,例如丘如華老師、喻肇青老師、顏亮一老師...。
也很欽佩願意承擔的行政首長,承擔各部會的壓力、下達命令,例如吳澤成主委、黃龍德院長...。
以及在責難下主動站出來主持人權的陳耀昌教授、蘇惠卿教授。
這些人為了樂生療養院,常受到抹黑、責難、誣陷。
但只有真正關心、在意一樣事物,並擁有一個烏托邦。才會發現那件事物真正困難之處、最需要幫助之處;能看到最長遠的目標,並勇於承擔那個最困難的位置。
這個世界不缺好人,這個世界缺願意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人。
我懇求您,至少選擇當一個好人的位置吧,洪委員。
而不是去選擇一個只有鎂光燈的位置,洪委員。
我選擇來到樂生療養院工作,因為我想試著看看樂生這個二十年來,在我午夜夢迴中還會見到,樂生被社會接納、相信、包容、了解並且可以回饋社會的那一天。
但那絕對不是用阻擋修繕、阻擋院民搬遷到新修繕的歷史建築中、以及羞辱樂生醫護、羞辱樂生員工可以作到的。
更不是永續社運可以做到的。
樂生能逐漸從悲情中走出來,靠著樂生全體的努力,然後您現在,用盡各種方式想把樂生,院民,放回那個悲情的位置。您覺得這樣值得嗎?
為什麼不能好好的往下走,共同為照顧院民、為修繕而努力。而選擇用傷害樂生療養院、傷害醫院的方式呢?
若您看到這裡,我不求回應,只求您看見後,能對樂生員工多一分理解。
若有其他人看到這篇文且看到這裡,也只求對樂生有一分理解。
祝您工作順心,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最後附上復原後王字型建築一進的照片,望天佑樂生。